112月8日,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上,13名消费者代表中只有一名退休教师坚决反对涨价,一位以退休职工身份参与听证的代表事后告诉记者,他是哈尔滨一家酒店的董事长,由于这次听证会代表身份造假,透明度不够,使得公众从关心水价问题转而质疑听证会的公正与诚意。
那时的木里早已是天寒地冻,晚上零下二十多摄氏度。事实上,我国最早开启的可燃冰寻找,也没有看好陆地,而是首先将目光瞄准了海洋。
偶然发现可燃气体、偶然聘请到张永勤博士、偶然谈及偶然发现,这一连串的巧合,即将揭开的,是我国新能源勘探一个非凡成果的序幕。工作人员贾志耀回忆道。2007年4月21日,6位中国的科学家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使命,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上船了。为了顺利钻探成功,祝有海特意选择了一个比较吉利的日子——10月18日开始钻探。1999年,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提起寻找工作的难度和最初的茫然,祝有海深有感触。张师傅的话里都是自豪。一钻下去,打上来的并没有想象中的白花花的冰,而是一些泥巴状的物质。
而作为中低纬度冻土区,木里一开始并没有被列为重点考察的区域。当钻到地下一百多米时,钻孔涌出大量气体,对浅层土造成冲击,孔壁、岩石开始坍塌。张永勤说,而且木里地区的气候、海拔等特点,也与可燃冰存在地区理论上是相符合的。来自海洋的突破1999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开始实施海上可燃冰前期调查,资金最早投向南海,探寻有可燃冰迹象的地球物理异常。
按照可燃冰的形成机制和存在特点等条件,地质工作者最初确定了西藏的羌塘和东北的漠河两个可能存在可燃冰的地区,在这些高纬、高寒之所,开始了艰难的寻找过程。这标志着,从论证开始历时近10年,中国终于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采到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那时的木里早已是天寒地冻,晚上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科学界提出把二氧化碳注入海底,拿二氧化碳气体置换可燃冰里的甲烷,使原来的甲烷水合物分解掉,变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分解掉的甲烷被收集起来,当作天然气。根据105队多年在此的勘探经验和记录结果,再加上科研工作者们的理论分析,最终确定了DK-1号孔孔位。同时,为了适应可燃冰的特点,这种工艺所采用的泥浆也有保温等功效。
这是钻探队第二次进驻木里,头一回还是在1965年。2004年的4月,天气渐暖,青海煤炭地质105队的钻探队员们,又一次集结出发。当2004年的不明气体检测数据摆在面前的时候,张永勤意识到了,可燃冰。11月10日,在165.3米至165.5米区间的岩裂隙中发现了第三个含天然气水合物的岩心段。
为了完成项目,105队通过上网搜寻,找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的张永勤博士。其特征与墨西哥湾实物样品和我国合成样品完全一致。
因为空气稀薄,拖拉机的吼声听起来就像人们在高原粗粗的喘气声,迟缓而滞重。或许,要待若干年以后,人们方能深刻体会到这一发现的非凡意义。
但是,那个无心插柳的偶然发现,却不时萦绕在大家的脑海中,那种可以燃烧的气体究竟来自何处?极有可能就是可燃冰。所以目前全世界对可燃冰的研究都十分谨慎,还只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不会贸然行动。事实上,我国最早开启的可燃冰寻找,也没有看好陆地,而是首先将目光瞄准了海洋。带着意外之喜,张永勤离开了木里。这一次,除了以往的探煤任务,他们还承担了一个新勘探工艺的科研项目。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衣凤龙记录下了当时钻杆所在的位置:井深56米,并及时报告了队领导。
而对于木里地区的现象,我当时还是很有把握的。在西宁的办公室里,文怀军即使周六、周日,也都在工作。
2005年,105队的队员们三进木里。200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了陆域永久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调查地质调查项目,而张永勤博士正是项目主要参与者之一
2005年,105队的队员们三进木里。地质人员把新打出来的每个岩心都拿出来,仔细端详,终于在一块岩心中发现了一个薄层,只有几毫米厚,布满乳白色晶体。
当时的地质人员在孔深70米处用排水取气法采集了5个样品,交给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专家。只不过,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彼时大多集中在即将启动的国庆庆典活动上,再加上真正了解可燃冰的人寥寥无几,短短数行的新闻报道没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张永勤说,而且木里地区的气候、海拔等特点,也与可燃冰存在地区理论上是相符合的。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前期一系列的征兆,祝有海还有别的考虑:这里海拔比较低,四千多米算不了什么。
或许,要待若干年以后,人们方能深刻体会到这一发现的非凡意义。在青海发现陆域可燃冰,得到了科学的最终证实。
根据目前测算,我国215万平方公里的冻土区下,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可达350亿吨油当量,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之后的两天,又发现了水合物的晶体,这次有了准备,样品一经取出,就放在了液态氮瓶里。
而且,可燃冰分布广泛,资源量巨大,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全球资源总量的两倍,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日益枯竭的时候,一些发达国家未雨绸缪,争相进入可燃冰的研究与开发领域。钻井无法继续工作,只能慢慢把孔里的泥土清理出来。
技术人员们此时也觉得似乎有大事将要发生,在木里,我们不止一次发现类似情况。虽然当时的任务是探煤,但是作为地质工作者,绝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在受聘成为105队新项目的技术顾问以后,张永勤踏上了木里的土地。因为海域可燃冰在海底释放时会产生巨大压力,极易破坏海底生态环境,成为制约海底可燃冰开采的难题。
如果把它从海底一块块搬出,在从海底到海面的运送过程中,甲烷就会挥发殆尽,同时还会给大气造成巨大危害。由于是在井口采集的,气体中已经混入了空气。
在地质勘探钻孔愈来愈深、取心难度越来越大、施工地点愈来愈偏僻的情况下,采用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可以取得优质、高效、低耗的技术效果,具有钻进效率高、地质效果好、钻头寿命长、管材和机械设备消耗低等优点。人们的心始终陷于紧张、兴奋之中。
而且105队已经做了很长时间地质勘查,地质、施工研究都有基础。探索无限,希望亦无限。